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第一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简报

China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联系热线:010-64693287 / 010-64693285

第一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简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
  • 2010-01-01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成立大会
中国制冷学会第五学组第二次学术会议
综合简报


       在国内外一派大好形势下.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成立大会和中国制冷学会第五学组第二次学术会议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南京市联合举行。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第五学组成员单位及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和十七个系统的16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马克勤同志,中国制冷学会付理事长王民屏同志及学会有关同志出席会议并作指导。会议得到了江苏省建委、南京市计委、南京市建委、南京市行政管理局,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南京冷气械厂.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南京市勘察设计院、江苏省化工设计研究所、南京市化工设计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粉碎“四人帮”,我国科技事业得到解放。暖通空调制冷专业广大科技人员精神振奋,在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矗为改变裁专业落后面貌作襁了不少贡麸。在两个学会曲领导下,第五学组和暖通空调委员会筹备组的筹备工作和组织的专业活动得到了广大专业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这就为暖通空调委员会的成立和笫五学组的学术交流会的召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马克勤同志在大会上宣布了暖通空调委员会成员名单。中国制冷学会第五学组商定了三十五个学组成员单位.代表们对暖通空调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和第五学组的充实十分高兴,认为这是暖通空调界的一件大事,表示今后一定积极参加委员会和学组所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也希望委员会的委员和学组成员发挥学术核心和骨干作用。团结广大暖通空调制冷专业人员为加速实现暖通空调制冷现代化作出最大贡献。
       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讨论并明确暖通空调制冷技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今后主攻方向。安排了1979~1980年的主要活动。代表们普遍认为会议肉容丰富。安排紧凑。开得比较成功,代表们还对有效开展学会活动,加速实现暖通空调制冷专业现代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会议收到了技未资料120种共13964份,有三十四名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这些发言和材料反映了近年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暖通空调制冷专业同志努力奋战在各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应用(在采暖系统计算、空调负荷计算等方面)从无到有,水平迅速提高;空调制冷自动控制技术发展方向明确,应用正在受到重视;理论研究逐步受到注意,热质交换,洁净室计算,除尘机理研究等已有一些初步成绩;对于具有我国特点的技术如地道风降温的应用等也注意了总结提高,使之完善;热管新技术的介绍引起了到会同志很大的兴趣,部分暖通空调新设备和新仪表的研制工作在会上也作了介绍(如低噪声风机、中效空气过滤器、空气相对湿度、电测仪表等)。
       实现建筑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是我们建筑业今后的共同任务,我们暖通空调专业担负着十分繁重的任务,暖通空调委员会—定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学术交流,办专业学习刊物。抓好科学普及工作。推动我国暖通空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建筑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暖通空调科研任务,加速实现建筑工业化,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会议认为,目前我国暖通空调设备产品普通存在的质量差,品种少是造成暖通空调水平低,不适应四个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如不迅速解决,势必延误整个四个现代化的进展。为此,建议国家成立专门机构(如暖通空调设备专业生产公司),把暖通空调设备及仪表的生产、科研统—抓起来。尽快做到生产专业化,供应商品化。
       随著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暖通空调制冷应用越来越广,所消耗的能量日益增长。因此,今后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暖通空调功能的同时,要重视节省能源;注意开辟新能源(太阳能、低位热能)的利用途径。减少设备的客量,这是长远方向。对与此有关的技术。如空调负荷及需能量的计算技术,分层空调局部空调技术,热量回收技术、热泵自动化、电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必须加强研究,创造条件、积极推广应用。
       要使我国暖通空调制冷技术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必须按照学习与独创相结合的原则,学习掌握国际上专业技术理论的最新成果(如空气处理过程的热质交换理论,室温变化理论,有限空间空气分布规律,除尘机理等)。加强理论研究工作,为建立暖通空调制冷学科的理论体系作出我国的贡献,要重视并加强专业技术情报工作,掌握国内外水平差距和发展方向。提高测试技术永平是专业现代他的急迫需要,要十分重视。
       在注意抓方向性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要重视普遍提高广大暖通专业人员的技术永平,解决好某些量大面广的技术问题,例如北方采暖地区普通存在的建筑采暖耗钢多,运行效果差的问题要探讨大量兴建的住宅建筑中的采暖工业化途径,为迅速改善居住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要大力协同,做好暖通空调、制冷专业设计所需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较为迫切的是建立比较符合我国工程实际,比较先进的采暖空调负荷及需能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室外计算气象参数的统计方法)。
       对四个现代化发展所需的环境试验室技术、生物洁净室技术等暖通、空调制冷的新兴应用领域。要加强学习和总结,针对关键问题,大力协作攻关。
       对于1979~1980年活动,暖通空调委员会和第五学组商定:
       1、学术交流年会每两年联台举行一次。1980年第二季度在成都市召开。委托四川省建筑学会,西南建筑设计院筹备。
       建议今后举办综合性大型技术交流会和全国基建系统暖通空调技术情报网联合筹办,以减少重复。
       2、专题讨论会的安排:
          (1)高基建筑空调设计讨论会,1979年一季度在广州召开,委托广州市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院与建筑采暖空调情报组联合筹办。
          (2)环境实验室设计讨论会,1979年第二季度召开,委托七机部第七设计院、六机部第九设计院、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筹办。
          (3)建筑采暖技术交流会(内容包括提高采暖效果减少钢耗的途径,住宅建筑采暖工业化途径探讨),1979年二季度在沈阳召开,委托辽宁省建筑学会、东北建筑设计院筹办。
          (4)空调负荷计算讨论会1979年十月召开,委托空调负荷、计算专题科研组筹办。
          (5)工业通风除尘专题讨论会,1980年举行,具体由暖通空调委员会、工业通风除尘组组织。
          (6)制冷在工程中的应用专题会,1980年举行,委托煤炭部科技局筹办。
       3、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明年出版暖通空调专业学术刊物以及时交流科研战果、技术革新,工程设计经验设备仪表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等。具体委托北京土建学会设备学组与有关单位联系落实。
       4、鉴于目前国内没有全面系统介绍暖通空调专业技术的书籍,而美国采暧冷冻空调工程师学会手册内容全面、丰富而又反映现代技术水平,暖通空调委员会和第五学组决定组织力量翻译,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并为此成立了工作小组(组长:韩南星,成员:吴文侯、谭天佑、吴元炜)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5、为了更好推动有关活动的开展,暖通空调委员会决定成立工业通风除尘组(组长:张家平,成员:叶龙、台炳华)和普及工作组(组长:吴元炜,成员:吴文侯、西亚庚)。
       会议希望各省、市、自治区建筑学会尽快成立暖通空调委员会或学组,以便更好的开展各项学术活动。
       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决心遵照英明领袖华主席“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指示,更加努力,团结协作,为暖通空调专业的现代化,为建筑工业化、现代化,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成立大会   
中国制冷学会第五学组第二次学术会议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于南京

学术年会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06 12: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