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详情

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公示

时间:2016-03-29
发布单位(部门):

 

我单位推荐下列项目申报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16329日至201647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反映。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程岩,010-64517971

: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城市工程建设综合防灾技术与应用研究

候选单位(含排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清华大学(2),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北京科技大学(4),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

候选人(含排序):

李引擎(1),张靖岩(2),许镇(3),于文(4),孙旋(5),王大鹏(6),陈凯(7),郭春雨(8),张孝奎(9),郭浩(10),朱立新(11),任爱珠(12),刘松涛(13),李显忠(14),罗兴华(15

项目简介:

我国当前的防灾减灾工作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成果技术集成度不足,综合应用效果不明显,对实际工程减灾指导效果有限;信息化防灾减灾能力薄弱;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资源优化配置不合理。本项目将综合防灾减灾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工程建设,开展重要建筑典型灾害防治对策与区域防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通过建立综合防灾信息化决策平台,提高防灾规划、防灾设计、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救援效率,为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本项目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 针对典型工程建筑单体重大灾害防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发了人员密集建筑火灾模拟和结构分析一体化防火改造技术、特殊类交通工程建筑消防安全性方法与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案、基于时域的超高层建筑与大跨空间结构抗风设计方法以及超限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关键技术;

2. 针对区域防灾,以消防、抗震和次生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GIS的城市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火灾风险的消防站布局优化方法;完善了城市生命线工程抗震评估技术,提出了震后应急评估的原则和方法,自主研发了基于独立图形平台的抗震防灾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基于GIS和时空概率模型的次生灾害评估技术,提供了一套地震次生火灾动态模拟方案;

3. 基于XML.Net技术、WFMC标准体系及面向服务的架构等技术,开发了面向公众,以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为主要功能的防灾知识管理体系,建立了面向政府防灾部门或专家,以及时和即时的视频指挥、灾害数据分析、灾害预警、应急救援为主要功能的防灾中心协同工作平台,为防灾减灾部分实现防灾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本研究共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3项;编制北京市地方标准2部;出版防灾减灾工程丛书2部;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针对其抗震、防火和抗风的综合防灾性能进行了整体评估,指导结构设计调整建筑功能区、结构构件或材料,提高结构的防灾能力;人员密集建筑防火安全综合分析方法在北京奥体体育中心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完成的通州区、大兴区综合防灾规划,为全国其他城市及地区的防灾规划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及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泸州市抗震防灾规划项目,提升了防灾规划的信息化水平;建立的远程可视化协同建设平台已通过建设部鉴定,并取得软件著作权,应用于实际工程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公示单位(盖章):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09 10: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