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企业看BIM”系列调研活动
——中信大厦业主BIM应用项目
2019年11月11日,由中国建筑学会BIM分会组织的“走进企业看BIM”系列调研活动走进了中信大厦,开展业主BIM应用调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定司巡视员倪江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安司二级巡视员贾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建筑学会BIM分会主任委员许杰峰,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杨群,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翠坤、副总裁马恩成,以及中国建筑学会及BIM分会部分领导及专家参加了此次调研。
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北京中信大厦业主BIM应用总负责人罗能均及BIM团队——北京市建筑设计院BIM应用团队分别介绍了中信大厦自2011年以来的BIM应用情况。罗能均指出,北京中信大厦总高528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可容纳1.2万人办公,总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是北京的最高楼。该项目是国内首个业主主导下的基于BIM的EPC工程,是以大厦最终的业主应用和运维需求为目标的全过程BIM应用。从项目设计开始之初,业主就聘请了BIM咨询公司和专家,进行了BIM从设计、总包到运维的策划,制定了BIM实施标准,明确了参与各方的BIM交付方式和交付成果,最终到业主的运维管理。随着2019年1月大厦的正式启用,目前已经到运维阶段的BIM应用,中信大厦的运维系统有几十个子系统,对设备、能耗、消防等进行运维管理,智慧消防子系统有也即将投入使用。运维管理系统要实现与大厦的各智能化系统对接,目标是要实现业务系统的集成应用和智慧管理。
通过业主介绍,领导及专家们对中信大厦业主采用BIM技术在大型超高层项目的全过程应用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业主总结经验以便向行业推广。
调研中,倪江波指出,中信大厦项目应用BIM技术有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工程品质。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把成熟的模式方法上升为标准,推动行业技术发展。站在运维角度看BIM应用,其中运维阶段主要采用数据应用。在建造阶段体现运维的需求,比如工程质量、设备信息等。在运维阶段挖掘数据支撑运营维护,把大工程大业主的工程环节和应用环节考虑进去,实现BIM的效益最大化。
贾抒在发言中指出,中信大厦项目作为北京市的新地标、标杆项目,业主围绕建筑方针的实用、经济、绿色、美观,在项目全生命期采用BIM技术实现智慧建造、绿色建造、智慧运维,希望更好的挖掘应用价值,给行业树立样板。
许杰峰在总结发言中谈到,在中信大厦项目中,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是随着团队的组织方式和项目需求不断改进,保证了在BIM技术的应用中流程的不断再造、数据的迭代更新。业主推动的BIM技术在中信大厦运用得好,把建筑作为产品来做,实现了建筑产品的交付、验收有据可依,保证了建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成果交付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业主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体现。
随后,调研团队与中信大厦BIM管理团队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观摩,本次调研圆满结束。
供稿人:王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