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丨盘点建研科技“全流程设计”
项目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蓝图”一词,本就源自建筑和规划。这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的系统的工作方法,与时下建筑行业推崇的“全流程设计”,无疑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纵观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优秀作品,无不是一贯的设计概念与设计原则控制、执行得到的结果。好的建筑设计也会将室内外的空间环境纳入考虑之中,以保证设计概念清晰连贯,建筑作品呈现完整。贝聿铭先生的一系列作品,如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苏州博物馆等,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都取得了很好的整体效果。
一、全流程设计概念阐述
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是空间、结构、设备、景观等多个系统叠加的有机整体,既需要多工种的深度协作,也需要系统性的组织协调。单一设计主体进行全流程的设计,通过设计概念在建筑各个系统中的渗透与控制,呈现的结果会更加统一和完整。
全流程的设计思路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营建模式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式建筑从来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孤立于场地之上的,而是成组布局且与园林融为一体的,建筑构造中的斗拱、藻井、花窗也成为自身装饰的一部分——建筑、园林、装饰三者统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式设计理念。
二、全流程设计项目实践
山西大同博盛中学项目和星湖世家住宅项目是建研科技下属的城市更新建设研究院近三年在全流程设计思路下的实践。
建筑师全程参与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并发挥主导作用,将设计理念、建筑风格与空间设想贯穿始终,设计过程更加可控,完成度更高。
1.山西大同博盛中学
博盛中学是大型公建项目,采用建筑、室内、景观同期设计的方法,以风雨廊为主线串联整个校园。风雨廊既是教学区、食堂与宿舍区的连廊,又是开放性的校史陈列馆,在空间上还将操场的台阶整合其中——作为功能上的连结、精神上的核心、景观上的轴线存在。
2.星湖世家住宅区一期
星湖世家一期是大型住宅项目,采用了设计理念的动态控制原则。前期通过市场调研及与业主的沟通,确立了新中式的整体风格。规划布局遵循传统的中轴对称原则,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设计中都运用了新中式的建筑语言,园区景观也以中式园林的符号与格局贯穿始终,整体设计呈现流畅而统一。
三、全流程设计优势分析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使用者对于环境品质要求的提升,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求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室内外环境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全流程的设计控制更能顺应这种需求上的变化。实际项目工作中我们越发认识到,全流程设计在设计成果的把控,团队的管理与协作,问题的应对与解决等方面,都有很多优势。
全流程设计控制,设计完成度更高。星湖世家项目在规划布局中综合考虑中式景观特点,建筑布局规则对称,留出完整的南北轴线及行列住宅间的围合院落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沿用了前期建筑材料、构件与配色的选用,保持设计的持续性和一贯性。博盛中学项目中,建筑立面、室内装修、景观小品都使用了同色系的面砖,统一色调下又有色彩的细部差异,统一而不失活泼。
全流程设计控制,沟通成本更低。博盛中学项目中,建筑师综合考虑学校建筑对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教学楼“C”字形布局围合成了多个主题景观庭院,楼内每层的交通核周边也拓宽形成了互动交流区,并在室内设计中通过颜色、标识加以强调。星湖世家项目售楼处设计周期短,基于前期确定的新中式风格,建筑功能分区及材料做法直接按精装效果一次定稿完成,室外的石材装饰也部分延续到室内使用;景观设计将楼前的水景、建筑中月亮门、格栅装饰、后庭院广场,山形雕塑、景墙依次沿中轴展开,形成背山面水的中式格局。建筑、室内、景观同期展开设计,一个月内全部完成。
全流程设计控制,提供了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室内、景观先行有利于全盘考虑,解决先期条件与既定概念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博盛中学项目教学区底层架空,解决了场地紧凑与地面活动空间不足间的矛盾,教室布置在较高的楼层能获得更好好的采光与通风条件,一举两得。星湖世家项目为了解决机械车库及人防部分地面出口较多的问题,通过景观设计中堆山或植物遮挡、出口与亭子结合等手法,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保证景观呈现效果。
四、基于EPC项目的全流程设计发展前景
2019年底,建设部与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EPC模式正成为国家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设计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涵盖的范围更广,为后续环节思考的东西更多,对设计全流程的控制更是大势所趋。
因此,建筑师发挥自身对设计全专业、全流程的理解力和控制力,对于减少总承包项目中设计环节的沟通与重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建筑师通过与项目中采购、施工等环节的充分对接,可以更加了解材料与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诸多问题,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设计规避可能产生的问题,一方面通过相关经验的积累反哺设计自身。
建研科技一贯践行建筑师主导建筑、室内、景观全流程设计的思路,各设计阶段相应相长,以期设计项目的质量更可控,整体效果达到最优。
供稿人:傅少鹏、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