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标准《空间结构抗震设计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要求,2022年8月12日,由中国建研院组织,《空间结构抗震设计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空间结构一般运用在地标及生命线建筑中,如航站楼、车站、体育场馆等,抗震设防类别以乙类居多;且在灾害发生时,这些大空间设施往往被用作应急避难场所。空间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对于其他建筑,对于提升城市韧性及安全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相关设计规范中,相对于多高层结构,针对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和方法较少,且定量限值更多的是在构件层级上,无法体现空间结构抗震性能的特点。因此,在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中,经常套用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的控制指标要求及相应的计算方法,不但造成操作上的困难,而且往往在理论上及表征意义上值得商榷。因此,制订针对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技术标准十分有必要。
本次编制工作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研院,参编单位包括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涵盖科研、设计、施工、生产等各个环节,参编人员共20位。
编制组成立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空间结构专委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明主持。会上宣布编制组成立,并介绍了编制工作的注意事项。建研科技所属科技标准管理部经理、研究员朱爱萍代表主编单位致辞。标准主编、研究员赵鹏飞就标准的立项背景、立项目的、前期的主要工作和编制原则进行说明。编制组详细讨论了拟编制主要内容、需要调查研究主要问题、修订工作进度等,并确定了《空间结构抗震设计标准》编制组的成员分工和进度安排。
此次编制工作将全面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在空间结构抗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成熟实践经验,全面提升我国在此领域的分析、设计水平。
(供稿:赵鹏飞 编辑: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