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损伤快速识别诊断与应急加固技术及装备研发”课题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3月8日,中国建研院在京组织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高层建筑典型风险排查与安全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及装备”课题2“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损伤快速识别诊断与应急加固技术及装备研发”实施方案论证会。
来自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的5名专家组成员,以及项目负责人汪恒和中建研科技总裁刘枫、工程咨询设计院院长陈凯、课题负责人赵鹏飞参加会议。

刘枫对各位专家及任务承担单位的到来表示欢迎。刘枫表示,中国建研院高度重视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中建研科技将持续做好课题的统筹协调,全面支持课题科技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汪恒代表项目组对项目设立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并表示,课题的实施将为超高层建筑的风险排查与安全性能提升作出重大贡献,希望课题组严格把控进度,保质保量完成课题任务。赵鹏飞及各任务负责人分别对课题整体及各任务实施方案进行汇报。专家组进行质询,就课题实施方案中的整体协调、任务节点、研究对象、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并一致通过课题实施方案论证。
中国建研院作为课题牵头单位,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课题研发。课题执行期3年,共设5个研究任务,主要针对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损伤快速识别诊断与应急加固的需求,围绕主体结构损伤快速测试、精准识别、应急处置全链条目标,研发关键技术及装备,并在超高层建筑中安排应用示范,为提升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安全性能、开展超高层结构风险快速排查提供技术保障。
课题及各任务负责人、技术骨干等4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供稿:时继瑞 编辑: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