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入夏以来,深圳市强降雨、强对流、台风天气频发,特别是近日刚刚过去的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猛、强度大、影响广,对城市房屋安全构成严峻威胁。作为深圳市政府部门房屋安全管理的技术服务单位,深圳分公司所属深圳中建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中建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协助深圳市各级政府部门,持续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应急值守与灾后评估工作,筑牢房屋安全防线。

一、应急响应“快”字当头,政企联动抢时效
台风期间紧急部署。入汛以来,台风“蝴蝶”、“韦帕”相继掠境而过,特别是超强台风“桦加沙”强势来袭,影响和破坏力大。深圳分公司立即启动防台风专项应急响应机制,成立房屋安全保障专项工作组,积极对接龙岗、龙华、光明等区住建局及园山、平湖、新桥、玉塘、南头等多个街道,全力协助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24小时应急值守、实时风险监测、突发隐患处置、灾后专项排查等工作,确保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汛期迅速集结。汛期期间,深圳中建院迅速组建以党员技术骨干为核心、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房屋安全应急小组和应急排查突击队,积极响应政府部署,深入一线开展房屋巡查、隐患排查与居民疏散工作。
二、技术支撑“准”字发力,全链防控护安全
(一)防御前置,全域排查控风险
台风来临前,房屋安全保障专项工作组多线同步推进工作。一方面,在多个街道对重点房屋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覆盖边坡周边、暗涵暗渠、基坑周边等高风险区域,重点核查危房封控围挡、基坑周边房屋地面裂缝情况,密切关注大跨度建筑结构安全。另一方面,依照街道防台风部署,对辖区超高层建筑进行逐栋检查,重点排查面板破损、构件松动等隐患,加强房屋建筑边坡巡查,细致核查危险边坡封控措施,及时处置潜在风险。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逐栋检查、逐项记录”标准,建立安全隐患台账。针对发现的即时风险,现场提供处置建议,协助落实临时清空、设置警示等管控措施,并第一时间将风险信息上报辖区政府及住建部门,确保台风来临前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与此同时,根据宝安区建筑工务署工作部署,专项工作组选派技术专家参与“欢乐港湾欢乐剧场项目临时看台结构安全性评估”专家评审会,以专业研判筑牢防御防线。
(二)台风应对,全天值守防险情
台风影响期间,专项工作组密切跟踪台风路径与气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与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住建局及园山、平湖、新桥、沙井、玉塘等街道建立房 屋安全应急联络机制,确保风险信息实时传递、处置指令快速落地。值守人员全员在岗在位,根据隐患排查台账,建立隐患专人盯防机制,动态更新风险变化情况。

(三)灾后处置,专项检查除隐患
台风影响减弱后,专项工作组迅速启动灾后房屋安全专项保障行动,积极响应相关街道工作部署,核查重点区域房屋安全,着力防范次生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次生灾害专项检查。组织技术力量赴新桥街道,全面检查辖区内房屋结构稳定性与边坡岩土体状态,重点核查因台风降雨可能引发的墙体开裂、基础沉降、边坡溜塌等潜在风险。
内涝区域安全核查。针对平湖街道、园山街道等积水严重片区,逐栋检查房屋渗水、地面构件腐蚀等情况,评估积水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为后续加固修复提供依据。
危房封控复查核验。对南头街道在册危房及封控房屋开展“回头看”,核查台风后房屋结构变化,检查封控围挡完整性,确保管控措施持续有效。
历史建筑专项勘查。选派技术专家赶赴南头古城关帝庙,协助政府部门对关帝庙的损毁情况和成因等进行初步研判,并提出应急保护建议。
(四)开展汛期精准排查

在各重点区域的房屋安全应急抢险工作中,应急小组始终以专业检测和现场数据为核心,为政府决策提供坚实支撑。一方面,对接到险情报告的房屋、重点关注的老旧小区、临坡临河建筑等,迅速派出应急小组进行现场紧急勘查,依据专业技术标准进行结构安全初步诊断与风险等级研判。另一方面,对排查中发现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发生局部险情的房屋,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提供专业、可行的应急排险方案和技术建议,协助指导人员疏散、现场隔离、应急加固等处置措施。

· 光明区玉塘街道:逐栋体检除隐患
针对强降雨引发的房屋险情,应急小组采取一栋一查、一户一核模式,对玉塘街道涉险区域房屋的墙体裂缝、地基沉降、屋面渗漏等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协助街道办排除即时险情,有效避免险情扩大影响居民生活。
· 宝安区新桥街道:专业研判定成因
面对连续强降雨造成的新桥街道某产业园围墙垮塌事件,应急小组协助新桥街道城建办和社区工作人员迅速开展现场查勘,查明垮塌情况、厘清垮塌成因,提出处置建议和防范措施,为后续园区防汛改造提供专业技术依据。
· 龙岗区园山、平湖街道:台账图谱明底数
持续降雨对辖区内的老旧房屋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应急小组深入社区开展摸排,重点覆盖历史老屋、土石结构房、自建房屋等高危类型,逐户记录房屋安全隐患情况,协助园山、平湖街道办建立“一栋一档”风险台账,结合隐患排查结果绘制风险分布图谱,实现重点房屋“底数清、情况明”,并据此提出针对性地加固与治理建议,推动形成“发现-记录-处置-复查”的闭环管理模式。
· 南山区南头街道:严格管控防回流
按照街道办“严防人员回流危房”的工作部署,应急小组配合南头街道办全面启动恶劣天气下危险房屋巡查机制,聚焦辖区危险房屋、老旧瓦房、土石房屋等重点对象,特别是承重结构裂缝、地基沉降及屋面渗漏等关键部位,逐一核查房屋安全状况,科学评估风险,坚决落实“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要求,全面守护居民汛期安居安全。
三、技术服务“全”字为核,筑牢城市韧性线
在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的不利形势下,房屋安全已成为保障城市平稳运行的基石,是城市防灾减灾的核心。从汛期日常排查到台风期间的“防御—值守—灾后”全流程保障,深圳中建院不仅以应急支援彰显专业实力,更以长效服务践行央企担当。在实践探索中,深圳中建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将数字化监测技术深度融入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对房屋结构安全状态的实时感知与动态评估,推动灾害应对从被动抢险转向主动防御,为精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深圳中建院将继续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不断完善“预警—排查—监测—整治—评估”的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将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各个环节,提升预警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房屋安全管理模式。同时,在防灾减灾、城市更新、宜居城市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在建筑数字智能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优势,既做汛期及台风期间房屋安全的应急守护者,也做韧性城市建设的核心参与者,以专业技术和央企担当,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更安全、更温暖、更具韧性的城市空间贡献坚实力量。
(供稿:凌菊鸿 编辑: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