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2025年大阪世博会颁奖典礼在世博园举行。中国馆荣获国际展览局颁发的大阪世博会大型自建馆展示金奖,这是中国在海外参加综合类世博会首次获得金奖!中国建研院承担了本项目全过程项目管理、工程勘察、方案深化设计、工程设计、展陈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招标代理与采购咨询及全过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等全过程咨询工作。

本届世博会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参展。颁奖典礼上所颁奖项由世博会、建筑、展览、艺术等领域的9位国际专家共同评定,按照展示、建筑、主题演绎三个类别,并根据展馆面积和类型设置奖项。其中大型自建馆奖项一直是历届世博会中竞争最为激烈、受关注最多、含金量最高的。中国馆从众多大型自建馆中脱颖而出,荣获展示金奖。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分别获得建筑和主题演绎类金奖。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副会长、中国馆政府总代表李庆霜出席颁奖典礼。中国贸促会代表中国政府组织中国馆参加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为叙事主线,展示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展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成就,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在中国贸促会的统筹领导下,中国建研院携手展陈顾问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及相关合作方,将建筑与展陈、室内与室外融合设计,以中华书简为语汇,打造内外统一的空间形态,将建筑形态转化为展陈的叙事语言,让建筑会讲中国故事,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与中国形象。

在中国馆序厅,中国航天、文化、体育、影视等领域的优秀青年代表通过视频向参观者致以问候,展现年轻一代的创造力与活力,让古老智慧永远年轻,让未来梦想始终滚烫,引导参观者步入徐徐展开的中华画卷。

在天人合一展区,重点展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智慧。主要通过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装置,展示中国古人创造“二十四节气”时间节律并按此劳作生活,以及数字化动态长卷“耕织图”描绘古时农家人忙碌而充满趣味的田园生活场景;通过屯南甲骨、何尊、秦诏版等代表性文物(复制品)和数字化科技展示手段,展现祖先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创造文字,并用不断发展演变的文字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紧密呼应雕刻于中国馆“中华书简”幕墙上的中国古代诗词名篇;通过良渚、殷墟和三星堆遗址等展项,生动展现中华文明独树一帜的传统生态智慧、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

在绿水青山展区,重点展现新时代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通过多媒体展台,展示都江堰水利工程、桑基鱼塘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千秋智慧”,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为代表的城市综合治理案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屏障锁边合龙等生态修复案例,湖南十八洞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等美丽乡村案例,以及五大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等。通过木雕作品展现鉴真东渡等中日友好交往历史长河中的标志性场景,让世博会成为推动和平发展、彰显人民友谊的平台。中国馆主题影片以普通中国人一天中的“十二时辰”为线索,展示新时代不同地域、民族、年龄的中国人每天辛勤工作、幸福生活的点滴日常,并串联起中国瑰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在生生不息展区,重点展现中国在深空探测、深海探索、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跨越式突破,彰显中国科技将继续为全球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为人类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全球首次零距离对比展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正面和背面月壤样品、中国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录制的祝福和交互视频、“蛟龙号”体验舱、智慧城市沙盘、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科技成果展项,集中展现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合作理念,以及同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生动实践。
大阪世博会期间,中国馆累计接待游客超190万人次,日均观众破万人,包括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多位政要和知名人士,近百位日本政要和前政要出席中国馆相关活动,始终是本届世博会最受欢迎的国家馆之一。
(供稿:黄璞 编辑: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