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局部修订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西林、曾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抗震防灾处处长王柏峰、标准定额研究所工程标准处工程师周京京,中国建研院总工程师黄世敏,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研院首席科学家王翠坤等出席会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朱爱萍主持会议。
会上成立了由吕西林、曾滨以及来自全国主要勘察、设计和高等院校专家组成的审查专家组,对《标准》进行了全面、认真、仔细的审查。
王柏峰介绍了《标准》局部修订的背景和任务,强调此次局部修订是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重要举措,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社会关注度很高,希望审查专家组认真把关、严格审查,确保局部修订后的相关条文规定的合理性、合规性、可执行性,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王翠坤代表主编单位致辞,感谢上级主管部门一直以来对中国建研院的信任与支持,以及各位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对中国建研院科技标准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周京京对审查、报批等环节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详细要求,并希望编制组尽快按审查意见完善送审稿,形成报批稿,完成报批工作。
《标准》的技术内容审查阶段由吕西林主持。黄世敏对局部修订基本原则和主要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中国建研院相关专家代表局部修订编制组对修订过程、主要技术内容和重点审查内容,以及教育建筑抗震设防专题研究报告等进行了汇报。
审查专家组对《标准》局部修订送审稿的内容进行了逐条、逐句审查。经质询、讨论,审查专家组认为《标准》局部修订送审稿的技术内容合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可操作性强,同意《标准》局部修订送审稿通过审查。
此次《标准》局部修订内容是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重要举措,规定了高等院校、儿童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等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处理了与《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的技术衔接问题,满足建设工程实践的需要,对进一步提高相关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研院科技标准部有关负责人,《标准》局部修订编制组成员参加会议。
(供稿:乔雨蒙 编辑: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