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研院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在建筑行业低碳转型中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依托丰厚技术底蕴,采用数字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项目实践,探索可复制的碳中和路径。
中国建研院积极支撑近零碳示范区建设,针对区域零碳更新难题,为建筑绿色化改造重点专项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和保障服务,全面助力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项目完成后,节能减碳比例(含光伏)达到50%以上,总节能量相当于3000个家庭一年用电量。示范区内建筑100%电气化,并使生活热水用能成本下降60%,炊事用能成本下降30%。项目获评《“双十佳”节能实践》等多项全国典型案例、优秀示范项目荣誉。

图1 博鳌零碳示范区
作为中国建研院支撑长三角地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抢抓“双碳”机遇前沿阵地,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先导区(碳 12 坊)示范项目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零碳(近零碳)园区示范项目之一。项目达到零碳建筑设计目标,达到LEED、WELL、BREEAM、国标绿色建筑等国际国内最高等级绿色健康标准。采用创新节能幕墙、气候适应性围护结构、热压驱动自然通风、光伏直流微电网、综合蓄能、智慧照明等12项节能低碳技术,建成后,每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050吨。项目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名单。

图2 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先导区示范项目
中国建研院依托国家科研项目,面向城市、园区及建筑等多尺度开展碳排放动态监测及智慧降碳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城市园区建设管理碳排放动态监测平台、园区能源站智能控制柜等软硬件产品。城市园区建设管理碳排放动态监测平台融合了国产轻量化BIM、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多领域技术,可实现园区建设碳排放动态、可视化监测,具备碳排放限额制定、碳排放超限预警、碳排放动态预测等功能,为主管部门开展建设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及决策依据。

图3 城市园区建设管理碳排放动态监测平台
以浙江湖州安吉余村为示范样板,中国建研院着力建设“可看、易管、好用”的零碳余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重点建设面向管理部门监督决策的零碳驾驶舱、面向运营团队运营推广的碳管理工作台及面向群众可互动体验的碳普惠小程序。平台面向零碳乡村建设、运行管理过程中的不同参与角色,如镇政府管理部门、余村280户居民、来访游客等,提供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碳核算、分析、激励、交易及价值兑现等服务,并通过配套管理和商业机制,广泛调动余村各界资源参与减排行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余村零碳乡村建设目标实现。

图4 安吉余村零碳管控平台
中国建研院将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聚焦“双碳”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更多综合性、前瞻性、引领性成果,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供稿:科技标准部、环能科技、构力科技 编辑:曹博)